例如通过进口大豆传导到国内大豆和油脂市场。
金砖国家正照着类似的剧本行事。但在过去两年,这一中值已降至40%以下。
巴西通胀率较低,公共财政稳健,汇率有一定的灵活性。该公司尽管于2007年发现极具开采价值的近海石油,但当地成分要求(local content rules)和不合理的定价机制使其处于亏损状态。如今,巴西经济增长近乎停滞,俄罗斯苦苦挣扎,印度和中国也将迎来十年最低的增长率。从中可以得到两点教训: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同样重要,以及加入一个显赫的经济俱乐部是有危险的。在美国,家庭借贷过多,但监管机构坐视不管。
它们的宏观经济管理仍然可靠,尤其是中国,它在避免硬着陆的情况下显著降低了对出口的依赖。IMF对中国趋势增长率的预计从9.5%下调至8.5%。投资不可持续,国家行为的大规模投资也不符合经济规律。
也就是说,生存容易而生产难。投资拉动经济的问题本质不是投资本身,而是操作投资的国家机制不健全,缺乏市场的合理化引导的投资管理成本奇高。我们的政治家必须要有过程意识。城镇化不能城市工业化。
资源配置不合理、人口急剧膨胀、交通堵塞造成工作效率极其低下、教育医疗养老跟不上等等。城镇化问题最近被明显的摆在了桌面上,虽然它不是个新问题,但给出了新的寓意。
低水平的城市化率恰恰说明了我们的发展空间是多么大! 我们应该明确这个底线,站在实实在在的城市化率基础上进行分析、决策才能长远而深刻。因为GDP在某种程度更诱人。没有这个勇气无异于把问题积累给明天,没有这个智慧城镇化就会大打折扣。机遇与挑战摆在城镇化建设的面前。
农民进城:农民进城意味着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这是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切不可人为化。农民进城既不是目的也不是此项任务的终结,农民身份变化之后的生存、发展是中国建国以来遇到的第三次大规模人口政策性进城的特殊时期(第一次是50年代初期,第二次是1978年的知识青年返城)又一次严峻考验。故而,抓城镇化就是抓GDP,这个结论很可怕,这个趋势更可怕。不可能因为某些人的个人好恶和政绩而改变其本身
忽略农民进城的生产问题就等于把农民的生存问题寄希望于天上掉馅饼,把目前过去积累下来的一点点财富用尽之后,更会患上未富先奢的懒惰病。城市规模的统筹规划必须前置,实施过程必须科学理性。
产业结构调整:新城镇产业布局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最好机会。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同样重要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当今时代的科技附加值和金融服务业的乘数效应愈来愈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已错过了最佳的产业调整机会了,在前十年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过程中缺乏先见之明进行引导,错过了调整机遇。大城市具有的优势和功能被所有城市采用,简单复制,成为发展模板就很可怕。城镇化必须有规划地保留和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存和发展,这是解决社会就业的过渡性安排,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存在。不要把结构和功能优化丢弃而开展轰轰烈烈的建城运动。城镇化改造和建设伴随的产业转移和产业规划给我们带来了一举两得的机会。
城镇化问题最近被明显的摆在了桌面上,虽然它不是个新问题,但给出了新的寓意。所以可以说城镇化问题是内需这驾马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核心问题,举全国之力一抓见效,轰轰烈烈可谓景象万千。
4万亿投下去了,形成了七段八隔间的高速火车轨道不能相连,需要继续投入才能让高速火车连续跑上二个小时。50%的城市化率其实是个伪概念。
城镇化首先要解决他们的生产问题而不是生存问题。再次就是规范引导创办农业合作化模式,它是引导农民走向产业化道路,引导农业进入规模化生产的切入口。
机遇与挑战摆在城镇化建设的面前。农村土地的一点点风吹草动就会引起农民、农业和资本的波动。恐怕这个指标可能更靠谱些。但我们一直没有形成城市化的指导理论和规划,也没有人研究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是不是要走?怎么走?也许社会广泛相信了鲁迅先生说的路是人走出来的道理。
根本诱因是城镇化问题很复杂、很难简单化地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大有成效。得不偿失的味道越来越浓了。
速度快了必然牺牲质量,我们的国家太大、人口太多、素质还不高,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都不能相比,所以城镇化不能被指标化。更不可能有利于这个本来就离不开土地革命的城镇化了。
但按照过去的经验和我们目前的经济治理结构一定是这样,一定会出现过度倚重GDP而扭曲城镇化建设的本来意图。它可能是拉动经济的最佳抓手,但不是救命稻草。
这是中国改革几十年来的盲区,让有识之士切肤之痛。城镇化不能城市工业化。城镇化这个经济象征指标恰好是投资内需的耦合器,是兼顾双方利弊优劣的政治经济的工具和要素。三、城镇化需理顺的关系土地问题:土地是城镇化建设的载体,是资本追逐的目标。
一是国民经济目前的处境比较尴尬,三驾马车中的出口和投资都处在低水平状态,只有内需一架马车的潜力和速度支撑着不能降下来的GDP。城市化与工业化:城市规划中重要的要素是人和产业。
简单的套用一个概念无疑于扼杀这个概念。它给我们描绘了将来的中国当GDP不断上升的时候,农业人口在减少,功能合理的小城镇群代替了散乱的小村庄,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得到全面的、均衡的提高。
其次从制度层面上需鼓励多劳多得而培养社会上积极的劳动心态。据有关官方统计部门结论是包括农民工进城打工,流动人口等等都统计在内的城市化率,这其中大部分人在城市中既没有固定住房,又不能享受城市人的社会福利,孩子的教育没有纳入社会义务教育体系,医疗几乎靠自己。
发布评论